adv1.png

大屏电视降价是普遍现象 为粉饰年报做准备?

发布日期:2022-10-12 · 数字生活作者:原创编辑:@生活消费
作者:原创编辑:@生活消费

大屏电视降价是普遍现象 为粉饰年报做准备?

蓝科技观察大屏电视旺销价格下探成为今年彩电行业的一大特点

自电视出现以来,人们就孜孜不倦追求大屏带来的快感,从14英寸到18英寸,再到现在的100寸超大屏。

早期,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消费者对大屏电视望而却步。如今,随着价格下探和大屏电视的普及,大屏电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奥维云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75吋及以上的电视销售额市占率为35.91%,同比增长13.92%。

在价格方面,如今不少知名品牌大屏电视价格已下探至2669元,通过一些电商平台可以查询到,各大品牌的大屏彩电都在降价。

为什么大屏电视降价集中在四季度?我们需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看。

一是新品推出必然会刺激老款电视降价。

据相关资料显示,每三个月就有一项新技术应用在电视领域,每四个月就会有应用新技术的新品电视上市销售。电视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升级最重要的是,技术更新的速度、新品推出的速度超过电视销售的速度。

中怡康指出,2022年,大尺寸电视的“起步标准”将从55英寸升级到65英寸,短短一年尺寸扩大十英寸,而且超大屏电视销量不断增长,2022年65寸市场占比将提升到25.5%,同比85寸线上同比增长314.1%、86寸线上增长159.%;而90寸线上增长118.5%,线下更是同比增长2316.2%;98寸线上增长432%、线下增长821%增长。而仅仅几个月前,90寸以上的电视消费还是寥寥无几。

随着新品投向市场,原有产品就必须得通过降价来清理库存,否则,进一步积压势必会加剧企业库存高企风险。

二是为全年财务报表做贡献

第四季度对很多厂商来说都是一次大考,年终财报如何答卷能有更好的成绩呢?答案是降价拉动销量更加有效其实不仅是电视,其他消费电子品类同样在四季度拉开降价大幕。

比如,进入9月、10月,格力电器开启疯狂降价模式,新一级能效空调跌至3000,销量第一的立式云逸空调也狂降1000元。不仅空调如此,7月发布小米新品手机12s目前也已降价接近千元,厂商疯狂降价无疑还是为了年终财报这张答卷更加好看,同样电视厂商也不例外。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对于电视厂商来说唯一不变的却是价格不断向更低变化。2010年,家用电视慢慢从720P提升至1080P;2014年,4K大屏电视开始露头角,以更接地气的价格进入市场;2018年,三星在IFA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量产的大屏8K电视。

由此可见,大屏电视越来越深受消费者青睐,也给各大彩电企业提供了增量空间。但随着近几年经济下行周期及疫情反复叠加影响,整个彩电行业下行尤为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国内电视终端销量分别为4894万台、4450万台、3835万台,且整体下跌速度加快;2022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市场零售量1636万台,预计全年出货量仅3400万台,继续呈现出下跌态势

而今年电视市场的总体节奏,也落在了降价这一趋势上。由于想换电视的人在疫情初期2020年,2021年封控在家时已经换了,甚至提前换了,透支相当一部分的电视消费,现在供过于求已成必然。

因此,我们能预见的是现如今,第季度距离公布年终财报的日子不足百天,最重要的电商大促双11也在11月份,因此,降价促销去库存增加营收是必选项。大幅降价带来的销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增长都将一一显示在财报上,这或许是每年的一道必答题

三是降价是刺激消费的有效手段

正如前文所述,大屏电视从原来高位价格到如今价格不断触底,离不开用户对大屏的追求。

由降价带来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跨界选手小米电视EA43,利用降价市场战略连续几个月成为蝉联各大电商平台电视销量排行榜第一的单品。从发布的1499元,降价到1299元,连续两个月销量第一。然后继续从1299元降价到999元,又蝉联两个月销量第一。现在降价到899元继续霸榜销量第一。降价已经成了小米的一种营销手段,毫无疑问也是非常成功的。

或许真正的高端电视用户不会在意价格,但处在疫情的第三年,经济下行抑制了很大部分消费需求,购买欲望并无明显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22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5%,但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仅增长0.8%。

微观数据反映到消费端,也可料想到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趋于紧缩。以特斯拉为例,短短5个月特斯旗下四款车型降价七次,极大吸引了用户的关注,带来的是总营收也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45%;净利润同比增长131%,环比增长218%可见降价吸引用户,成为企业去库存、增加营收、粉饰财报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短期内,想要真正俘获消费者的心,低价促销或许是电视厂商们年底收官保增长达成的共识。


产~产经
科~科技
家~家电
售~新零售
财~财经
数字标签